借錢最怕對方翻臉不認帳。有時借錢沒寫借據、沒簽契約、只有口頭約定,這時候怎麼證明有借錢就很困難。要證明欠錢不還,應該提出借款契約證明;如果沒有契約,其他匯款紀錄、對話紀錄等間接資料,也有機會做為證據,向對方討回欠款。
沒有借據沒關係,口頭約定也成立借款契約
借款契約,在法律上的定義叫做「消費借貸」,意思是你借東西給別人消費,別人再還你相同品質、數量或種類的東西就好。
有些契約,法律規定要有「書面契約」才算成立,例如房屋所有權移轉契約(參考民法第758條)、人事保證契約(參考民法第756條之1)等,但借款契約不用喔!
依照民法第474條,只要當事人之間「約定」一方移轉金錢,另一方返還相同金錢,借款契約就成立了,不用寫下白紙黑字,契約就成立,對方不能耍賴說:「我們又沒簽約,沒有成立契約,我不用還錢!」
因此,沒有借據、契約,還是可以跟債務人討債,但比較麻煩的是,訴訟講求「證據」,而原告負有「舉證責任」,你想告對方還錢,你就要提出其他證據、承擔證明對方欠錢不還的責任。
沒有借據,你可以提出這兩種證據證明欠錢不還
要討回欠款,在法律上必須證明兩件事:「金錢交付」以及「借款合意」。因為金錢的交付可能有很多原因(例如買賣、贈與或代為付款等等),你必須向法院證明對方是「欠錢不還」,法官才有可能判你勝訴、要對方還錢。(參考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045號民事判決)
從這一個角度來說,「匯款紀錄」是有用的證據,但只能證明「金錢交付」這個部分的事實,但你不能只提出匯款紀錄,還必須配合其他證據,證明雙方有「借款合意」才能打贏訴訟。
一、證人證明欠錢不還
如果有人曾經替你們雙方處理過借款事務、經手票據、欠款或利息,那他們既可以當作證人來替你證明「借款」存在。
像是在新北地院民事判決106年度訴字第3160號判決中,原告雖然沒有拿出借據當證明,但傳喚一個有經手處理借款的證人,證明雙方是基於借款而有金錢往來,最後讓法官相信有借款的事實。
要注意的是,不是所有證人都有用,你的證人可能要具有一些公平性,或是曾處理借款債務的人才行。像是臺中地院民事判107年度訴字第1181號判決,原告說對方欠錢不還,找自己配偶當證人,法官就認為立場偏頗,而且只是聽聞、沒有親手處理借款事務,最後判原告敗訴。
二、對話紀錄證明欠錢不還
除了書面證據,最有用的證據莫過於「對方自己說過的話」。
如果在借款期間,你和債務人曾經有透過各種方式聯繫、對話(簡訊、各種通訊軟體),並且具體談到借款、欠款的相關事宜,這些證據也足以說服法官。畢竟如果沒有借款契約存在,債務人也不會與你對談如流。
舉例來說,在嘉義地院民事判決106年度朴簡字第142號判決中,原告也只有匯款紀錄,沒有借據,但原告另外拿了雙方通訊軟體中的對話紀錄,寫著「這個月有嗎?」、「2000可以嗎?」、「匯了,你看多少」等對話,外觀上看起來就像是在催討與還款,法官最後就認定被告確實有欠錢不還,判原告勝訴。
法律圈有一句諺語:「舉證之所在,敗訴之所在」,意思就是即便你在法律上享有權利,如果你沒辦法在證明,也只能摸摸鼻子敗訴,這在借錢的時候最常發生。許多人借錢並不是在做生意,而是在「做人情」,因此不簽契約,這種「感情用事」不留白紙黑字在法律上是最大的忌諱。
哪天有朋友、親人找你借錢的時候請記得,該寫的要寫、該簽的要簽,如果對方說你難搞,就告訴他:「這對雙方都有保障」!
如果這篇文章你還有疑問的地方,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、提供意見。
假如你喜歡這篇文章,別忘了定時追蹤LawPartner的網站以及臉書粉絲專頁「律師談吉他」,我們將不定時更新更多法律議題、實用知識。有問題也歡迎使用免費法律諮詢。